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以下简称《通知》)。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通知》出台的背景、编制思路、管理要求等。
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的环境管理要求,确保新建项目实施后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不恶化,需要严把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关口,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环评工作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针对其新增排放量的污染物提出相应的区域削减措施,确保项目投产前腾出环境容量,实现区域“增产不增污”。
如何通过强化监管确保区域削减措施落实到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实践发现,区域削减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清、监管要求不明确、削减和减排量重复利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组织起草了这个《通知》,明确了工作机制,落实各方责任,为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本地污染源,大气污染流动性很强,不受地理行政区划的约束,很多污染源是输入性的,这也是我们非常强调区域协同治理的原因。所以,即便当地空气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也不意味着不需要节能减排,不要治理扬尘、燃煤和工业污染。只是,精细化的科学分析,可以为不同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政策提供依据,让治污更有效。
对某些城市来说,即便确定机动车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也不意味着要立即采取单双号限行等激进手段,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像很多人建议的那样,污普信息化,大幅减少公车数量,强制提高油品质量,加快淘汰不合标准的黄标车,严查超载超排的大货车、渣土车等。正如科学检测所揭示的,做到上述每一项,都等于减少了很多辆机动车上路。
环境保护和空气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但这种参与和监督应建立在掌握情况、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在出台公共政策和治污措施时,也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服公众。
武汉污普信息化-武汉坤达安(图)由武汉坤达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武汉坤达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汇丰企业天地丰雍楼2单元202室。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坤达安在环保项目合作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坤达安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坤达安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